千呼萬喚始出來,當鎏金燈影穿透層層紗幔,當足尖掠過滿地落英,一部讓百萬觀眾魂牽夢縈的東方美學巨制終抵濠江。期盼已久的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《紅樓夢》——這部榮獲中國舞蹈界最高榮譽第十三屆「荷花獎」舞劇獎的殿堂級作品,在巡演全球39座城市、創下358場場場爆滿的傳奇紀錄后,將於2025年8月15日至17日首度登陸澳門,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連演三日四場。 這場被業界譽為「傳統文化當代轉譯典範」的藝術盛宴,即將為澳門觀眾開啟跨越時空的入夢之旅。
榮光之路:從荷花獎到世界舞臺
摄影:屠景清
時間回溯至2021年,這部改編自中國四大名著的藝術作品在南京演出即震動業界。 四年間,其巡演版圖從北京國家大劇院延伸至巴黎夏特萊劇院,從上海文化廣場綻放到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,所至之處皆引發搶票狂潮。 2023年,該劇以壓倒性優勢摘得中國舞蹈“荷花獎”最高獎項,評委會盛讚其“以舞蹈語匯激活文學基因,彰顯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偉力”。 而358場演出一票難求的市場奇跡,更印證了經典IP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磅礴生命力。 此次澳門首演,不僅是該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落點,亦是本地觀眾親歷這部“此生必看”舞劇的珍貴契機。
破壁經典:十二幕章回體舞寫百年悲歡
摄影:屠景清
如何將120回文學巨著濃縮為兩小時舞臺敘事? 創作團隊交出了驚豔答卷。 舞劇以青春視角重構經典,以聚焦賈寶玉、林黛玉、薛寶钗的情感糾葛為主線,獨創十二幕章回體結構:從“入府”初見的驚鴻一瞥,到“幻境”太虛的宿命讖語; 從「葬花」泣紅的唯美絕唱,到「沖喜」紅白交織的戲劇張力; 終章“花葬”與“歸彼大荒”以現代舞的爆髮式肢體,解構浮華散盡的東方哲思。 青年編導團隊將原著精髓凝練為「情緒流」敘事,即使未讀過原著的觀眾,亦能在「省親」的森冷宮門、「元宵」的火樹銀花中,沉浸感受大觀園盛衰的史詩震顫。
美學革命:在流動畫框中重生金陵幻境
摄影:屠景清
步入劇場,觀眾將墜入一場精心構築的視覺幻夢。 服裝設計師從清代《雍正十二美人圖》與戲曲雲肩中采擷靈感,以江南絲綢為載體手工刺繡:黛玉衣袂綴滿瀟湘竹葉彰顯風骨,寶钗裙裾暗繡牡丹隱喻雍容,“葬花”場景中的落英紗裙隨舞飄散,“沖喜”橋段紅白雙色婚服與喪服的同框碰撞,成就了服裝敘事的巔峰表達。 舞美設計更堪稱神來之筆——16道數控垂懸帷幔構建“流動畫框”,配合獨創“金屏染黛”光影秘術:冷冽藍光刺穿“省親”的九重宮門,投射權力枷鎖的窒息感; 暖橘燈陣點亮“遊園”盛景,復現琉璃世界的紙醉金迷; 而「花葬」一幕中12噸人造花瓣傾瀉成瀑,形成席捲舞臺的視覺洪流。 人在畫中舞,畫隨光影生,中式美學的寫意精髓在此達到極致。
形神合一:以當代肢體喚醒百年魂魄
摄影:屠景清
“我們不是在扮演角色,而是讓曹雪芹筆下的靈魂附體於當代肉身。”青年藝術家主演的創作手記道出表演精髓。 所有演員需經歷「精讀原著-撰寫人物傳-修習明清禮儀」三重淬鍊。 黛玉的“絞袖回眸”微動作精準傳遞孤傲心性,十二金钗的群舞更在“遊園”與“團圞”中形成命運交響。 正是這種對角色刻入骨髓的理解,讓舞者每個轉身都承載著金陵女兒的宿命密碼。
巔峰時刻:三日四場開啟限時入夢通道
據澳門文化中心公佈,本次演出設四場次:8月15日20:00開幕盛典、16日15:00與20:00雙場、17日20:00收官場。 鑒於該劇創下上海站3萬張票8分鐘售罄的紀錄,主辦方緊急呼籲觀眾提前通過官網購票。 這座用358場演出淬煉出的藝術豐碑,正靜待澳門觀眾在垂幕開合間,共赴這場跨越三個世紀的紅樓綺夢。 當最後一縷燈光熄滅於“歸彼大荒”的蒼茫,所有人終將懂得——經典從未老去,它只是在等待被重新喚醒。
提提你:
【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《紅樓夢》——澳門站】
演出時間:2025年8月15/16/17日(*具體演出時間以實際為準)
演出地點: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
演出票價:CNY 1,080/880/680/380
MOP/HKD 1,218/988/768/428
*門票已含境外(含港澳台)服務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