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文薈澳│她們來到言說的地點

「藝文薈澳: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」本地策展計劃入選項目之「她們來到言說的地點」展覽已開幕,是次展覽的策展人為蔣靜華及王景,主題中的「言說」說的是發聲,也是一種被看見與理解,透過展覽探討女性藝術家在當代語境中的發聲力量。

3f1fe4c0a5bcafb373ec1467c34a7c69

參與展覽的是七位具備遊學背景、涉獵不同媒介的女性藝術家,包括羅藹盈、吳敏慧、司徒儉、何沛珊、姚詠思、梁潔雯、李佳寶。她們以女性的視角,從日常生活出發,探索屬於自我的表達方式,並透過作品共同反思我們如何理解「自我」與「生活」——包括對身體與身份流動性的覺察、對「離家」與「歸屬」的重新感受。

《尋我於太虛》
《尋我於太虛》

藝術家羅藹盈以肉身為媒介,以低溫蠟為語言,在火與水的迴圈、愛滅與新生的交織間,展開一場對「前身」與「自我」的追問。主體身披白紗,仿若十八世紀朱塞佩·桑馬蒂諾(Giuseppe Sanmartino)《裹屍布的基督》(義大利語:Cristo velato)般虔誠,在蠟燭環繞的場域中跪坐,將低溫蠟一層又一層緩慢澆淋於自身。象徵在混沌中重構自我的旅程,於萬物中重獲新生。

此作品靈感源自澳門哪吒廟的門聯「何者是前身,沒向太虛尋故我」,哪吒的故事寫的正是自刎求義,以蓮花重生的過程;這件作品同樣在儀式中演繹破除前身枷鎖後,探尋「我自何來」的精神煉金術。蠟如新皮,重塑舊我。在痛感與灼燙中不斷回望故我,試圖從肉身出發,窺見真我本自清明,遍滿宇宙間。這既像是一場獻祭,也像是一場探尋自我的召喚。

《第二身-門票系列》
《第二身-門票系列》

門票上的圖像或來自著名藝術家的作品,或是人文風景名勝,都輻射出一個時代的文化與歷史意涵。而將作品圖像印製於門票之上,是藝術館將其轉化為另一種具代表性的符號,賦予該場域全新的精神象徵意義。藝術家吳敏慧對門票的複製與再使用,則承載著藝術家個人的遊歷、記憶與喜好。這恰恰說明,在不同語境中,即便一模一樣的圖像,也會傳遞出截然不同的意義與價值。

除了探討藝術的複製與再現,這些門票串聯起藝術家吳敏慧在70個國家的旅行足跡,包裹其中的,是她作為一位澳門女性的成長與探索。藝術家以客觀視角審視藝術、記憶與傳播之間的互動關係,同時也交織著藝術家作為女性、旅行者與文化潮流觀察者的反思。這些創作展現了藝術家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與對內在的反思。

 

在澳門這樣的旅遊城市生活,「自我」的存在與「他人」的目光總是同時並存——這種雙重狀態既帶來張力,也常令人感到困惑。世界的連結與斷裂,往往發生在同一瞬間;而這種矛盾,已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日常現實。難以真正理解他人,也許是這個時代最棘手的情感困境。這種隔閡,恰恰映照出「自我」與「他人」之間的斷層。在公共對話中,我們很少能真正走進另一個人的身體感受與身份認同;而一旦觸及個人經驗,那些看似堅固的共識便容易動搖。最終,我們往往只能退回自己的世界,專注於眼前最迫切的問題。透過這場展覽,或許我們能從中尋找到一種新的對話可能。

 

她們來到言說的地點

展覽日期:即日起至10月31 日

展覽時間:11:00-18:00

展覽地點:澳門茨林園9號地下哪吒文化館

門票:免費入場